金融业增加值总量从1952年的1.63亿元到2018年的7296.98亿元,年均增量110亿元;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52年的5.5%提高到2018年的7.5%;从2006年起,广东金融业增加值总量连续在全国保持首位。
23日晚,省统计局发布《新中国成立70周年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》金融篇(以下简称《报告》)显示,新中国成立70年来,广东金融业从无到有、从小到大、从弱到强,充分发挥金融在资源配置、调节经济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,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。
对GDP贡献率提高1.5个百分点
《报告》显示,1953—2018年,按可比价格计算,广东金融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.2%。金融业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从1953年的1.9%上升到2018年的3.4%,提高1.5个百分点。
特别是2013—2018年,广东金融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.6%,高于同时期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2.9个百分点,对地区生产总值的平均贡献率为9.2%,位于国民经济主要行业前列。
广东金融业规模扩大还体现在各细分领域蓬勃发展,并在全国占据重要位置。
在银行业方面,截至2018年,全省银行业总资产规模达235547.61亿元,净利润达3006.68亿元;2017年,银行业增加值4328.25亿元,增长11.9%,占金融业比重70.7%。
在证券业方面,截至2018年末,证券业(包括证券、基金和期货)总资产达19971亿元;上市公司588家,居全国首位。2017年证券业增加值1139.96亿元,占金融业比重16.6%。
在保险业方面,截至2018年末,保险业总资产13038亿元。2017年,广东保险业完成增加值717.07亿元,增长15.0%,占金融业比重10.5%。
存贷款总量分别占全国11.4%和10.2%
近年来,广东金融“活水”为发展实体经济提供重要支撑,特别是在不断加大对民营企业、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,取得良好成效。
2018年,广东社会融资规模增量22502亿元,居全国第一位,占全国比重的11.7%,创历史新高。截至2018年末,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为208051.16亿元和145169.39亿元,均居全国第一位,在全国存贷款总量的占比分别达11.4%和10.2%;人民币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比1978年增长2810倍和1277倍,年均增长22.0%和19.6%。
在支持实体经济方面,《报告》显示,2018年末,信息传输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贷款同比增长27.2%,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贷款同比增长16.9%,民营企业贷余额同比增长11.4%,普惠口径小微贷款余额2141亿元,同比增长29.6%。
个人消费贷款达9660亿
除了支撑实体经济发展之外,金融服务民生能力也在不断增强。
《报告》显示,截至2018年末,广东个人消费贷款达9660亿元,同比增长25.1%;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余额417亿元,增长36.1%。
为提供更具效率和更具价值的金融服务,广东率先实现移动支付多领域规模化应用,构建线上支付、移动支付以及互联网金融等基于互联网技术的高效服务体系。2018年末,广东理财产品余额3.83万亿元,法人信托余额1.8万亿元。
与此同时,跨境人民币业务快速增长,则有力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和“一带一路”建设。
《报告》显示,截至2018年末,广东累计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已达17.32万亿元,占全国业务总量的23.5%,占全省全币种跨境收支总额的24.9%。2018年,粤港澳大湾区内业务总量3.1万亿,占全省跨境业务总量的97.7%,增长47.8%;广东与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和地区发生的业务量为5708.9亿元,占全省业务总量的18%,增长44.3%。
主办:中共广东省委港澳工作办公室(广东省人民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)
联系方式:020-83135663
网络支持 IPv6 网络